首页 血案迷踪 下章
第271章 重返贵阳
1

  鲁思霞既意外,又惊喜:“那太好了!我正愁找不到华夏大学的呢。这下有师弟做向导,就方便多了。今晚我们休息一晚,明天一早过去。”

  中年夫相互对望了一眼,面露难⾊。

  “不用!”计增辉看出了⽗⺟的心思,于是说道“现在贵城內饭店管控得很严格,住店也不容易。其实华夏大学就紧挨着城外,走过去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。我们边走便说说话,一会儿就过去了。”

  鲁思霞马上就明⽩了计增辉的用心,于是顺⽔推舟:“这样也好!我们先吃点东西,然后边走边聊!”

  贵自古以來就是汉饮食文化的重镇,抗战爆发以來,贵作为大后方,汇集了‮国全‬各地逃难來的人口,也带來了‮国全‬各地的饮食文化,各种风味小吃就达100多种。无论⽩天黑夜,贵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,着实令人垂涎。

  车站门口本來就有很多的小吃摊。宵噤取消后,摊主们纷纷出來做生意。

  鲁思霞径直來到幌子上写着“王家巷肠旺面”摊位前:“老板,來五碗‘肠旺面‘,要大碗!”

  “好咧!客官请坐,马上就來!”开张就有大生意,摊主显然很⾼兴。

  “肠旺面”是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。在贵州众多的小吃中“肠旺面”以⾊、香、味 “三绝”而著称,既有山西刀削面的刀法,又有兰州拉面的劲道;既有四川“担担面”的滋润,又有武汉热⼲面的醇香。猪大肠、猪⾎旺,加上面条,具有⾎嫰、面脆、辣香、汤鲜的风味和口感,以及红而不辣、油而不腻、脆而不生的特点。“肠旺”又是是“常旺”的谐音,寓意吉祥,在烽火岁月,更是平民百姓祈望幸福、讨口彩的首选食物。遍布贵市区大街小巷。

  很快五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分别端上了桌子。其汤⾊鲜红、面条蛋⻩、肥肠粉⽩,葱花嫰绿,⾖芽金⻩,一碗捧出,使人顿感赏心悦目。

  小姑娘顿时双眼发光,迫不及待。待举箸下咽,更是満口生香。面条脆细慡口、食不粘牙;⾁哨香脆、肠旺鲜嫰;辣而不猛、油而不腻;汤鲜味美、回味悠长。

  “师兄在贵生活过?”鲁思霞正埋头大快朵颐,计增辉突然问道。

  鲁思霞放下筷子,充満几分警觉地问:“师弟为什么这么问?”

  计增辉指了指眼前的面条:““肠旺面”是贵特有小吃,一般外乡人并不知晓。‘王家巷肠旺面’更是贵‘肠旺面’最老牌子,口味地道,不是本地人更不会知道。而且红油辣味十⾜,不是本地人也未必适合这个口味,看师兄刚才吃肠旺面那副心満意⾜的样子,更像是品尝內心深处的一份记忆呢!” 计增辉笑道。

  听计增辉这么一说,鲁思霞突然想起來,自己对“王家巷肠旺面”情有独钟,是因为和刘⽟梅一起在“贵外语进修学院”当老师时,偶尔出去打牙祭,就是一人一碗“王家巷肠旺面”刚才他看到“王家巷肠旺面”招牌,一下子勾起內心深处的记忆,于是不假思索就直接奔了过去,却无意之中竟暴露了自己和贵的渊源。

  “我也是听别人说的,说‘肠旺面’是贵一绝,所以就想过來尝尝鲜。”显然,鲁思霞不想别人知道他的过去,于是敷衍道。

  “辉儿,你不是说在‮府政‬办的贵难童保育学校工作吗?这么好好的‮府政‬差事不做,怎么去读书呢?”⽗亲显然有些失望,他觉得全家人失去了最大的依靠。

  儿子的眼神黯淡下來:“老者、老妈!以后慢慢细说!”

  2

  小姑娘显然是饿坏了,一大碗面条连汤都沒剩下,还是⾆,恋恋不舍。

  计增辉将自己碗中的面条又拨给妹妹一半,小姑娘又狼呑虎咽起來。

  “不要让你妹妹吃太多撑着了!”⺟亲心疼儿子,将自己碗中肥肠、猪⾎和脆臊等一一夹给计增辉。

  鲁思霞看着面前一家人的天伦之乐,心中暗暗酸痛。

  吃完了“肠旺面”计增辉抢着要去付钱:“老板,结帐!”

  “每晚8块5,今天开张生意,您给40元就行了!”

  “怎么这么贵?”计增辉讪讪地说。

  忠厚的老板显然沒注意昏暗处的计增辉脸红到了耳,而是解释道:“客官,真的不算贵!现在兵荒马的,面粉、蛋还是猪肥肠和猪⾎旺和猪油都是一天一个价,很多肠旺面就偷工减料了,但我们是老店,信誉是我们生命,‘三翻四搭九道切’,一道工序不少,⾖芽垫底、汤调味,肥肠片、⾎旺片和脆臊,质优量⾜,童叟无欺,这样成本就比别的店要多出很多;再加上税捐又重,我们不是不忍心看着百年老店的牌子倒在我们手上,还有一些忠实的老主顾好这一口,早就想收山不⼲了。”

  计增辉把祈求的目光投向自己⽗⺟。

  自己⽗⺟也是一脸尴尬。

  肠旺面老板意识到了什么,站在那里面⾊也越來越难看。

  鲁思霞看出了气氛不对,连忙上前掏出一张50元法币:“您不要找了“

  “肠旺面”老板千恩万谢、天喜地离开了。

  计增辉也长长吁了口气。袋中攥得紧紧的手松开了,四张团捏得紧紧的5元法币落回袋深处。

  尽管解除了宵噤,但一行人行走在贵城区,任觉得城市死气沉沉。全城很少有灯火,整个城市凝固在无底的黑暗中。为了躲避⽇本人轰炸,人们⼲脆把每一幢建筑物抹上泥灰,把玻璃涂黑。路的两旁,到处都是逃难的难民、乞丐和伤兵。

  只是个别戏院,还偶尔露出一丝亮光,照亮着电线杆上贴着的“严防匪谍”、“莫谈国事”的标语。附近不时有⻩包车和汽车來來往往,达官显贵,在如花美眷的陪伴下,进进出出。与之不相称的是,每当有人上下车,就会有一群烟童和报童跟上去,用稚嫰的声音拼命地推销者手中的烟卷和报纸。

  路过教堂废墟,那面⾼⾼耸立着十字架的断墙还依然存在,显示出这座城市经历的苦难。“⽟梅、红梅!我回來了!”鲁思霞心里默默念叨。  m.UsuXs.COM
上章 血案迷踪 下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