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梦幻泡影 下章
第五章 熟悉的一切
到处是房子,凌而拥挤,蜘蛛网般的街道朝着四面八方铺开,无数行人还有双轮车在这些道路上来来往往,忙碌而熙攘。

  所有的一切都和谢小⽟第一次看到时没有两样,但感觉却不同了,当初他第一次看到临海城,心里充満茫然,因为对前途一无所知,还有愤怒,因为命运的不公;此刻,谢小⽟看着这座凌又肮脏的城市,心里却有那么一丝亲切。

  这是谢小⽟发迹的地方、是他命运转折的所在,也是在这里,他知道什么是亲情、什么是友谊。

  “想不想下去看看?”不知道什么时候,绮罗来到谢小⽟的⾝后。

  “船好像不停。”谢小⽟确实有点想,不过飞天剑舟并不会在临海城降落。

  天宝州无所不在的瘴毒让人敬而远之,所以罗元棠等人在海上找了一片岛屿群作为临时落脚点,离天宝州有一万多里。

  “不停怕什么?你又不是不知道地方。”绮罗早就闷坏了,正想出去走走。

  和其他人不同,绮罗天宝州的,这就是霓裳门与众不同之处。

  天宝州看似是个苦哈哈的地方,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来这里,却有着远超中土的喧闹和繁华。

  “这就是天宝州?看起来很不错啊!”谢景闲趴在旁边的舱口上,他看着窗外,原本还想当年谢小⽟被发配来此不知有多么凄惨,没想到看见的是这样一番景象。

  谢景闲还没有举家逃亡之前,甚至没出过几趟远门,而大禹州偏东北,再往北两个州就要出边境,属于偏远州郡,即使州府也算不上繁华;而临海城人口千万,整座城沿海铺开十几里,放在中土也是一等一的大城。

  “仔细想来这里确实不错。”谢小⽟点了点头。

  天宝州可怕的是瘴毒,如果没有瘴毒,以此处大量的机会,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乐土。

  从天宝州回到中土转了这么一圈,谢小⽟也弄明⽩其中的缘由——就是因为这无所不在的瘴毒,所以有⾝分、有地位的人不肯来。因为这里的人层次都很低,所以彼此间的争斗也属于低层次,从忠义堂、信乐堂这样的堂口居然也有资格挥斥方遒就可想而知。

  争斗的层次越低,越讲究人多势众,这样一来,昅引更多人投靠就成为最重要的事。

  想昅引人,肯定要拿出好处,只知道作威作福、好处一人独呑,在中土没问题,但是在天宝州绝对不可行。

  天宝州的人比起中土好过得多,在其他地方活不下去,到了天宝州可以有条活路,原因就在此。

  “别再多想了,走不走?”绮罗催促道。

  飞天剑舟的速度极快,这一愣神的工夫已经从临海城上空飞过。

  “好吧,下去看看。”谢小⽟颇有些遗憾,李光宗他们不在,不然有他们带路,一切就方便多了。

  “你们想不想下去走走?”谢小⽟转头问道。

  谢景闲沉昑半晌,最后点了点头,他是个俗人,爱的是繁华,贪恋的是热闹。

  “我也下去看看。”陈元奇从走廊那一头走过来,他也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。

  谢小⽟自然没理由不答应,有陈元奇在他还更放心,这绝对是最好的保镖。

  突然,谢小⽟想到陈元奇不可能如此无聊,转念一想就明⽩了。

  “你恐怕是为了躲开明通老道吧?”谢小⽟笑着问道。

  碧连天这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璇玑、九曜都和他们疏远,翠羽宮⼲脆另外弄了一个落脚点,和那片岛屿群相隔十几里,远倒是不远,但是这意味着什么却再明显不过。

  碧连天肯定会找人拉关系、说软话,而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明通。

  真要面对明通,不管是谢小⽟还是陈元奇都拉不下脸,不见的话,情面上又有些过不去,毕竟明通和他们的关系不错,从天宝州回中土的一路上一起出生⼊死,算得上是生死之,所以陈元奇想找借口躲开。

  “你难道没这个意思?”陈元奇不屑地问道。

  谢小⽟没办法回答,刚才他确实没想到这一点,但是此刻明⽩过来后,肯定也要找机会避开。

  “再算上我。”姜涵韵快步走过来,⾝后理所当然跟着慕容雪,再往后则是谢小⽟的妹妹谢小钗,她们不知道怎么得到消息。

  姜涵韵的目的和谢小⽟、陈元奇一样,她也怕⿇烦。

  姜涵韵和明通没有私,但是她可以肯定明通会找她帮忙,让谢小⽟见他一面,她答应的话,会让谢小⽟为难;可不答应的话,她会非常为难,所以最好的办法也是躲着不见。

  半空中一阵异样的波动,一群人突然出现。

  谢小⽟等人出现的地方是一条夹弄,临海城的房子造得很,所以这样的夹弄很多,这种森的角落大多是蔵污纳垢的所在,不远处就有几个贼眉鼠眼的人靠墙而立。

  这几个混混倒是有点眼⾊,看到这么一大群人凭空冒出来,立刻知道不是简单人物,倒不敢跑上前触霉头,只是有几个人在心底暗想能不能拿这个消息出去卖几个钱花?

  谢小⽟早已经注意到这几个混混,也能猜到他们的打算,他转头问道:“你们谁认识信乐堂的人?”

  谢小⽟想找个向导,毕竟李光宗和苏明成都不在这里,虽然带着王晨和吴荣华,但他们在天宝州待了半辈子,却对临海城不,王晨一直在南方晃,吴荣华则是以狩猎为生,对这里的山林峡⾕都很,却不太去城里,就算去也都是直接进內城。

  思来想去,谢小⽟最后想到信乐堂的人。

  当初信乐堂还有二十几个堂主留在天宝州,这些人和谢小⽟有过一面之缘,倒是可以找来当向导。

  “信乐堂?”几个混混互相对望一眼。

  “修士老爷,信乐堂早就没了,不只是信乐堂,所有堂口都已经没了。”一个年纪最长的混混连忙说道。

  “所有的堂口都没了?”谢小⽟有些意外。

  “都被官府征召,听说下一批就要征召当兵的和猎户了。”另一个混混抢着说道。

  “老罗没说这边已经动手了。”陈元奇有些疑惑,这样大规模的举动罗元棠居然一无所知,看来这边肯定出问题。

  “怎么会是官府下令?”谢小⽟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。

  “官府现在被道府代替,难道是道府中的某些人有了想法?”陈元奇瞬间想到许多种可能,他此刻说的只是情况最轻微的可能。

  事实上,陈元奇更怀疑是碧连天的人搞鬼,不过此刻这里是明通在管,以明通的为人,绝对⼲不出这种事。

  “先看看情况再说。”谢小⽟并不打算立刻下结论。

  “想打探消息可以直接去內城。”王晨在一旁说道。

  天宝州的各座城市都差不多,外城的规模很大,为了扩展方便,大多没有城墙,反正土蛮攻城的话,可以直接拆房子临时堆起一圈围墙,真正的城其实是內城。

  內城的规模不会太大,除了官府、道府和矿业会所,就只有酒楼、客栈之类的地方,而有资格进⼊內城的除了官府和道府的人,只有修士,自然而然的,那里就成了修士之间换消息的所在。

  “用不着所有人都去,老王,你对那种地方最,拜托你跑一趟,我们…四处走走看看。”谢小⽟说道。

  谢小⽟转头看了看那几个混混,嘴角露出一丝微笑。

  “至于你们就好好睡一觉,睡醒后就什么都记不得了。”说着,谢小⽟一拂⾐袖。

  那几个混混扑通扑通栽倒在地,紧接着就响起呼噜声。

  “现在可以走了?”陈元奇问道。

  “还有一件事,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太过与众不同,最好变个模样。”谢小⽟既然要搞清楚这里的情况,自然得尽可能低调。

  “我们应该没问题。”谢景闲看了看自己,又看了看儿女,他现在穿的这⾝⾐服还是谢小⽟遇到他们的时候买的,在芥子道场里一躲就是好几年,始终没有换过。

  “最好别穿得太好。”

  谢小⽟有经验,天宝州和中土不同,这里很,有钱人也不敢穿得太光鲜,顶多就是件⼲净点的长衫,穿得好的人意味着能保护自己,至少是练武之人,更多的是修士,想不引人注目都难。

  “哪有这么⿇烦。”陈元奇轻描淡写地说道。

  转眼间,所有人都感觉⾝上有点异样,紧接着他们的样子都变了,全都是一⾝耝布长衫。

  谢家人大吃一惊,很多人连忙拉了拉⾐角,这才发现⾐服仍旧是原来那⾝⾐服,只是样子变了。

  “别再弄了,只是幻觉。”谢小⽟连忙说道。

  谢景闲老脸一红,感觉自己就像个土包子。

  与此同时,谢景闲也觉得庆幸,总算长眼了,觉得什么时候也有这样的本事就好。

  谢小⽟能感觉到谢景闲的心思,只能在暗地里‮头摇‬,因为以谢景闲现在的修为,这种障眼法也可以随手施展。

  当初谢小⽟离开的时候留下一本厚厚的册子,里面全是练气层次能修练的法术,但显然他的家人本没碰那本册子,甚至可能连翻都没翻过。

  谢小⽟不忍心再看下去,快步出了夹弄,跑到街口,朝着面而来的双轮车招了招手,立刻有五、六辆空的双轮车跑过来,停在谢小⽟面前。

  既然找向导的计划落空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坐车。

  “我们这边人多,再帮我叫几辆来。”谢小⽟朝着最前面那个车夫说道。

  那个车夫立刻将另外几个车夫凑在一起,互相嘀咕两句,然后其中一个人留下看着车子,另外几个人朝着隔壁几条街跑去。

  片刻后,那帮人回来了,⾝后各跟着几辆双轮车。

  “送我们去⻩帽子街的四方楼。”谢小⽟说出目的地。

  “各位想必是刚从中土过来吧?有没有找好落脚的地方?”车夫不忙拉车,先是笑嘻嘻地问道。

  最近这段⽇子,大批船队从中土过来,修士自然住在外海,但是那些被运过来的普通人就没有这个资格,大部分都安排在沿海各座城市。

  这么多人涌⼊,少不得吃、穿、住、用这四项,对这些拉车的人来说,帮人介绍生意可以多赚一笔钱。

  “少啰嗦,拉你的车,地方我们早就找好了。”谢小⽟在这里待过,对这种事一清二楚,听这些车夫的话,十有八九要吃亏。

  “我告诉你的地方肯定比你找的地方好得多,谁能比我们更悉这里?”车夫仍旧不肯放弃,毕竟这群人老老少少共有十几人,这是一大笔进项。

  “你这车结实吗?”谢小⽟答非所问。

  “当然结实,怎么可能不结实?”车夫有些莫名其妙。

  “不见得吧!”谢小⽟摇了‮头摇‬,然后在左侧扶手上捏了一把。

  那扶手是铁制的,外面包了一层⾚红铜,绝对够结实,就算拉上五、六百斤的东西都没问题,但是等到谢小⽟的手放开,上面居然多了五道手指印。

  车夫顿时闭嘴,既然知道谢小⽟是练家子,他哪里还敢动心思?

  那些条件好的客栈本用不着这车夫帮忙招揽生意,他悉的客栈全都是地方偏远、住处简陋却一点都不便宜,谢小⽟肯定不会満意,到时候闹起来,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。

  往最前面那辆车上一坐,脚往车杆上一搁,谢小⽟回头招呼一声:“你们都上车。”

  众人各自上车,绮罗和青岚当然和谢小⽟坐在一起,谢小⽟的哥哥姐姐们也都是夫俩坐在一起,姜涵韵和慕容雪、谢小钗师姐妹三人共乘一车,只有陈元奇⾝分太⾼,独坐在最后面那辆车上。

  除了谢小⽟、王晨、吴荣华之外,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坐这种车,多少感觉有些新鲜,车跑起来后速度不快,这分悠哉却是任何一种飞遁之法所没有。

  “回头我们也做几辆车,没事就这样在街上闲逛。”绮罗喜红尘喧闹,更喜俗世间的享乐。

  “你以前不是来过吗?”谢小⽟感到奇怪。

  “当初我来这里是为了找你,哪里有机会出去逛?再说…也没那个心情。”绮罗讪讪地说道。

  其实还有一个理由——当初绮罗来天宝州时还是少女,不管霓裳门的门风如何,每一个少女总认为自己冰清⽟洁,别说坐这种车,就算在这条街上走过都感觉脏得不行,看到那些车夫绝对要远远避开;可现在不同了,少女变成‮妇少‬,比这脏的东西都接触过,自然不怎么在意。

  “飞轮比这速度快,可惜少了那么一丝闲情逸致。”青岚也说道。

  “等大劫过去后,我就做一部辇车陪你们游历天下。”谢小⽟轻声调笑道。

  这时后面传来一阵咳嗽声,显然谢小⽟三人的浓情藌意让后面的人看不过去,咳嗽声最响的自然是慕容雪,双眼中甚至噴吐着嫉妒的火焰,让谢小⽟不得不坐直⾝体。

  车跑得不慢,不过片刻的工夫,谢小⽟曾经看过的竹楼就出现在眼前。

  临海城外城大多是竹楼,因为竹子长得快、加工容易、价钱便宜。

  四方楼就是当初谢小⽟买到《六如法》,又帮李光宗他们挑了《力士经》的地方。

  那家店铺既然有修练的功法,老板肯定和修士有关系,但是那个人本⾝不是修士,年纪也不小,就算官府征召,肯定轮不到他,谢小⽟觉得在他那里应该可以打听到一些消息。

  同样是竹楼,这里的竹楼和南疆的竹楼完全不同,没有通透的感觉,反而异常厚重,所有墙壁都是两层竹筒叠在一起,至少有一尺厚,里外两层蒙了竹席,外墙还抹了一层灰泥。

  这座四方楼比其他房子更考究,朱红的油漆上面描着金线,猛一看还真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地方。

  从车上下来,谢小⽟掏出一把铜子往座位上一洒。反正这些车夫自己会分。

  谢小⽟进了大门,就往后面走,他记得四方楼后面就是客栈,果然,一到后面就听到人声嘈杂,院子里像茶馆似的,一群人聚拢在那里打牌聊天,还有女人在洗⾐服、刷碗,更有小孩窜来窜去。

  “我们就住这里?”姜涵韵皱了皱眉头,青岚、绮罗也一样。

  “晚上你们就进青岚的画里,我住在这里是为了打听点消息。”谢小⽟传音道。

  “好吧。”姜涵韵不再坚持,她是嫌这里吵闹,又觉得太脏,如果进青岚的画里就没关系。

  “店家,还有没有空房间?最好给我们一层楼,我们人多。”谢小⽟叫住一个伙计。

  伙计看了看谢小⽟⾝后那一群人,立刻眉开眼笑地说道:“各位是刚从中土过来的吧?”

  “别多问,只要告诉我有没有房间,没有的话,我们立刻走人找下一家。”谢小⽟装作很悉的样子。

  “别。”伙计不敢多啰嗦,道:“上面请。”说着,他在前面带路。

  这座客栈和临海城其他房子一样,都是四周一圈房间,中间一座天井。

  临海城的房子大多如此,为的是尽可能利用空间,也为了造得⾼一点,所以临海城的房子一般都有四、五层。

  四方楼有六层楼,伙计将谢小⽟等人领到顶层。

  因为⾼,所以没人愿意住,毕竟这是客栈,房间里没有马桶,想方便只能去茅厕,洗漱、吃饭也要下去,全都得爬上爬下。

  不过对谢小⽟一行人来说,这并不成问题。

  谢小⽟随手抓了一把铜子塞在伙计手里,吩咐道:“这边不打招呼就不要来打扰。”

  “客官,您尽管放心。如果您怕人打扰,楼梯口有栅栏门,反正您包下一层,尽管把门锁起来就是。”

  伙计并不觉得奇怪,毕竟天宝州不太平,这群人里有女眷,多点防备很正常。

  将伙计打发走,谢小⽟这才发现众人已经分配好房间。就和刚才坐车一样,陈元奇独自一间,姜涵韵、慕容雪一间,王晨和吴荣华一间,其他人则是夫俩带着孩子各据一间。

  “这条街在西城算是热闹的地方,你们愿意的话可以随处逛逛。四方楼里的几家馆子都很有名,德云馆的腌腊是一绝,宏伦馆的羊杂也不差,密真馆的河海鲜更没话说;出门往左转有两家茶馆,里面有说书的,早中晚各一场,还有一家戏院,晚上总有两场戏。”

  谢小⽟很清楚自己家人喜什么。

  谢家的男人自然⾼兴,特别是谢景闲,有段⽇子他想学人附庸风雅,可惜太⾼雅的东西学不来,太花钱的东西又舍不得,最后就上说书、看戏,一听到有戏可看,走得比谁都快。

  谢家的女人对这些没‮趣兴‬,不过她们也有喜的东西,就是逛街,她们去逛街,绮罗、青岚肯定要陪着。

  姜涵韵、慕容雪等人就没‮趣兴‬了,甚至连王晨、吴荣华也懒得动,陈元奇更是直接回房,他倒不怕出事,此刻他的神念将方圆数里全都笼罩住。

  谢小⽟下了楼又上楼,他要找的那间铺子就在四方楼最顶层,离他住的地方很近,只不过中间没路。

  不知道为什么,到了这里后,谢小⽟突然懒得动用法术,只想和以前一样过平凡人的生活。

  店铺仍旧是那些店铺,尽管谢小⽟离开天宝州许多年,这里的一切都没变,顶层的生意还是像以前那样冷冷清清。

  不过谢小⽟知道这里的店铺暗中都有其他买卖,店家并不靠表面上的生意过活。

  角落里,一家铺子外挂着一串串纸钱,里面摆着香烛、贡裱、青词、驾帖,旁边的书架上是一排排经书,后面还堆着棺椁、佛龛,一个面⻩肌瘦、骨瘦如柴、留着两撇八字胡的人正趴在柜台上打瞌睡。

  “老卢,开门做生意了。”谢小⽟敲了敲柜台。

  店家睡眼蒙眬抬起头看了好半天,然后不好意思地说道:“这位客官,您看着有点眼生。”

  “几年前我来过一次,那时候是张捕头带我来的,你贵人多忘事,想必不记得了。”谢小⽟说的都是实话,他还记得那个张捕头,全是因为在这里得到《六如法》的缘故。

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那位张捕头、眼前这位卢老板都是谢小⽟命中的贵人,是他时来运转的契机。

  “您这一提,我就想起来了。”卢老板⼲笑几声,至于是真是假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  谢小⽟踢了踢柜台,轻声说道:“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吧。”

  谢小⽟并非为此而来,但是平⽩无故打探消息很容易引起怀疑,所以他⼲脆装成想买功法。

  卢老板弯从柜台下将那口箱子搬出来,打开箱盖,仍旧和以前一样全都是一本本的小册子。

  谢小⽟翻起一本本小册子,其实他大部分都看过,不过现在再看和当初的感觉完全不同。

  当初谢小⽟只觉得这些小册子里的內容很多是強行拼凑起来,有些更是异想天开,除了会让人练成傻子,绝对不会有第二种可能;但是现在,谢小⽟却觉得満纸胡言中隐蔵着不少亮点。

  谢小⽟一边看小册子,一边将內容记在脑子里,手里却没停下,像当初那样看一本就随手扔在一旁,只是偶尔将一本小册子放在左手边。

  “前一段⽇子那个征召令是怎么一回事?你老兄⼲这一行,想必知道些內幕吧?”谢小⽟装作不经意地问道。

  卢老板原本就闲得发慌,只想打瞌睡,正巴不得有人和他聊上一会儿,谢小⽟又捧了他这么一下,他越发得意起来。

  “你老弟肯定也听说万年一次的天地大劫已经近在眼前,中土的人拼命往我们这里逃,不过天宝州也不‮全安‬,真正有门路的人都在往更远的地方逃。那些受到征召的人全都是好运气,名义上是官府发的征召令,实际上是中土各大门派的要求,征召令就是船票。”

  “天底下没有⽩拿的好处,如果真有那么大的好处何必征召?直接改成招募不就行了?”谢小⽟冷笑道。

  “这话有理,老弟,你是明⽩人。”卢老板话锋一转,道:“拿人钱财与人消灾,既然上了人家的船,就要替人家卖命,有敌人杀来,这些人就是挡箭牌、垫刀⾁。”

  “这些人现在都去了哪里?不会是万里外的那片群岛吧?”谢小⽟继续追问道。

  “怎么可能!从中土过来的人已经有一、两百万,那地方不过十几座大岛、百十来座小岛,就算人叠人,能塞得下多少人马?”卢老板连连‮头摇‬。

  “不是那里,那会是哪里?”谢小⽟继续问道。

  “不清楚,不过有人传闻是在⽩沙滩,那里也确实被官府封了起来。”卢老板不愧是地头蛇,消息很灵通。

  谢小⽟暗自庆幸自己还真找对人,与此同时,他越发觉得里面有人搞鬼。

  卢老板不明⽩修士的手段,他却很清楚,亩许方圆就可以放下十万人马,那三座大岛⾜够容纳几千万人马,旁边的海域又不深,还可以学苗人建造⾼脚屋,就算将整个天宝州的人都迁过去,也有⾜够地方容纳。

  “这次征召我们,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。”谢小⽟装作是从其他城市过来。

  “那当然,临海城毕竟是天宝州首府,这次的征召令只限于临海城,还没轮到其他地方呢!”卢老板似乎有点自豪。

  卢老板当然觉得这是首府的好处,但谢小⽟却不这么认为,隐约中,他总觉得有点不对劲。

  “我离开临海城有点年头了,你能说说近几年这里有什么重要的事吗?”谢小⽟随口问道。

  卢老板上下打量着谢小⽟,因为谢小⽟刚才那番话问得老气横秋,但是谢小⽟看起来不过十七、八岁模样,几年前岂不是只有十二、三岁?

  卢老板当然不可能知道谢小⽟是修士,还是一位真君。

  一个人修练到真人境界,寿命增加到两百多年,变老的速度也相应减慢一倍;修练到真君境界,寿命再翻一番变成五、六百年,变老的速度也再减慢一倍。

  当初谢小⽟第一次来天宝州是十六岁,离开天宝州时已经有了真人境界,在婆娑‮陆大‬成为真君,这前前后后过了六年,但是在他⾝上时间的流逝慢了许多,似乎才过了一、两年。

  虽然觉得奇怪,卢老板倒没多想,他坐直⾝体,这才道:“说起重要的事,这里出了个大人物…”

  “剑宗传人的事我已经听过了。”谢小⽟连忙打断。

  当初谢小⽟还没现在这么有名,不过他临走前灭了忠义堂,而忠义堂是临海城数一数二的堂口,这绝对是一件轰动的事,临海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。

  “你听过了。”卢老板搔了搔头,道:“也对,天宝州几百年也就出了这么几个人。一个剑宗传人、一个信乐堂的苏堂主,那都是…”说着,卢老板竖起大拇指。

  现在苏明成也成了被人崇拜的人物。原本应该再加上⿇子,可惜⿇子现在改头换面,早让人认不得;至于王晨、吴荣华,只有谢小⽟周围的人知道他们的重要,外人并不知晓。

  “要说大事,除了这几件事之外倒也有。”卢老板拉过一张椅子,如同说书般讲了起来,说的全都是谢小⽟走了之后的事。

  从卢老板口中,谢小⽟终于知道,他走后不久,当初背弃他的那些人全都后悔了。

  那些人原本以为就算不跟着谢小⽟走也可以回中土,因为官府、道府和矿业会所中的某些人做过这样的承诺,但是等谢小⽟一出海,情况立刻变了,所有承诺全都作废。

  谢小⽟和⿇子回到中土后很快就被朝廷通缉,那些人也跟着倒楣,要不是有罗元棠、明通、聂刚、章笑山四位道君在天宝州坐镇,官府心有忌惮不敢做得太过分,恐怕那些人都活不了。

  再之后的天门之役,谢小⽟在中土名声大噪,⾝为真人,杀真君如同屠宰狗;紧接着是苗疆之变,谢小⽟的名声越发远扬。

  这些消息很快就传到天宝州,官府谨慎起来,那些人的⽇子才好过一些,这时他们已经后悔不已;等到剑宗重现,曹家丧失皇权,一切都变了,官府和矿业会所一下子没落,道府求罗元棠帮忙斡旋,想和那些人化解恩怨。

  天宝州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边嘲笑那些人愚蠢,当初居然没跟着回中土,一边羡慕他们,毕竟这些人曾经有过一步登天的机会,只是自己放弃了,而且这段香火之情还在,将来或许还有机会。

  正如谢小⽟当初计划的那样,那些人成了榜样。

  现在谢小⽟回到天宝州只要登⾼一呼,肯定无数人蜂拥而至,抢着加⼊他的阵营,而且忠诚度会比当初⾼得多,所以这时突然冒出一道征召令,时机太凑巧,就抢在他前面半步。

  如果有人搞鬼,说不定是要针对谢小⽟。

  谢小⽟正在思索,陈元奇的声音突然出现在他耳中。

  “你有⿇烦了。”

  陈元奇住的房间和这间店铺相隔不到五丈,这边的谈全都被他听到。

  “确实是个⿇烦。”谢小⽟同样传音回道。

  不同于九空山、朝廷和剑派联盟,也不同于之前的祝融宗,这次的对手并没直接针对谢小⽟,更没公然向他挑衅,用的是计谋。

  谢小⽟可以靠蛮力強行庒下这件事,以他现在的⾝分,就算稍微做得出格也没人敢说什么,不过这样太没品,谢小⽟做不出来。

  “只有见招拆招了,办法肯定有。”谢小⽟再次传音过去。

  谢小⽟实在不喜这种勾心斗角,但是有人出招,他就只能接招。

  知道了前因后果,谢小⽟没心思继续待下去,他站起⾝,拿起刚才放在左手边的那几本小册子,打算付账走人。

  “客官不再看看?这里还有好东西。”

  卢老板见谢小⽟一下子挑了十几本小册子,绝对是有钱的豪客,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机会?他一把拉住谢小⽟,然后将那些没翻过的小册子平铺在桌上,迅速挑出五、六本送到谢小⽟面前,道:“您再看看这几部,保证物有所值。”

  谢小⽟扫了一眼,突然愣住了,因为他看到了《感应经》。

  当初谢小⽟就是在卢老板手里买下这部《感应经》,回去后发现里面另有玄机,暗蔵着《六如法》。

  如果说天宝州是谢小⽟的发迹之地,那么这里就是他的发迹之源,而这部《感应经》便是源头。

  谢小⽟对为什么又有一部《感应经》并不觉得奇怪,这里卖的是抄本,卖掉后再补一本就是了。

  “好吧,这我也要了。”谢小⽟没多啰嗦,一来他另有图谋;二来陈元奇肯定在注意这边,他多少有点提防,《感应经》涉及《六如法》,一旦被人看穿,他这个剑宗传人的名头肯定会引起怀疑。

  夜⾊渐深,出去闲逛的人渐渐回来了,谢景闲哼着戏文,一脸自得其乐的样子,他这一天过得比以往任何⽇子都快活。

  不只是谢景闲,谢家其他人也都有差不多的感觉,此刻女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⾐衫、首饰等话题,男人们则在争论哪家馆子的饭菜味道最好。

  “这才是过⽇子。”谢景闲突然生出一丝感叹。

  “没错、没错。”谢小⽟的大哥在一旁连连点头,道:“我们这些人都是凡夫俗子,做不来修士,这整天打坐都受不了,我们家恐怕只有小⽟和小钗是修道种子。”

  谢家人也曾经为能修练而欣喜不已,但是在芥子道场里一关就是好几年,他们的热情早没了,反而对修练产生畏惧,在他们看来,修道和坐牢没有区别。

  “这话是没错,不过我们多少得花点心思,至少要修到真人境界,这样就可以活两百多岁。”谢小⽟的二姐脑子不错,虽然也无大志,但是至少知道修练还是有必要的。

  “也对,你们几个听着,从现在开始每天菗一个时辰练练功。”谢景闲也想多活几年,这样的⽇子如果能享受个百来年,便不枉来人世间一场。

  其他人当然不反对。

  “爹,我们和小⽟说说,将来谢家就别回中土,留在天宝州怎么样?”谢小⽟的大哥问道。

  “这怎么行?你没听小⽟说吗?这里到处都是瘴毒。”谢景闲连连‮头摇‬。

  “我听小⽟说起,他曾经研究过利用瘴煞之气修练,只是还没成功。”谢小⽟的大哥立刻找到理由。

  谢景闲想了半晌,点了点头,道:“好像有这么回事。”

  “爹,你肯定也听说过,当今皇上就是因为把小⽟得罪狠了,结果连皇位都没了,看来当皇帝也不‮险保‬,说不定哪天就被赶下龙椅。这个地方天⾼皇帝远,我们如果在这里扎就是土皇帝,也不需要搞什么朝廷,像现在这样就不错。”

  谢小⽟的大哥能够说出这番话,是因为他盘算很久,他还特意向谢小钗打听过上一次天地大劫的结果,从谢小钗口中,他得知上一次大劫的主角叫李太虚,这个人在大劫结束后占据中州,整个中州就成了‮立独‬之国,所以他有了这个心思。

  “有点道理。”

  “不错、不错。”

  “中土有那么多世家,世家之上还有朝廷,朝廷之上还有各大门派,我们谢家就算成了皇族也未必轻松。”

  其他人也纷纷赞成。

  谢景闲也有些心动,说实话,要他当皇帝,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,再说他毕竟看过不少戏,戏里皇家看上去风光,却有着太多让人心寒的地方,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,甚至⽗子相残、夫反目,这类事数不胜数,而他的愿望是子孙和乐,合家安康。

  “好,我和小⽟提一下,看看他的意思。”谢景闲一口答应,转⾝走出去。

  谢小⽟的房间就在楼梯口,此刻他正半坐半躺着,手里拿着一本小册子,正是那部《感应经》。

  当初谢小⽟从《感应经》中找到《六如法》,通篇背下后,立刻销毁原书,一点痕迹都没留下,对剩下的那一半文字本就没仔细看。

  此刻谢小⽟却发现另外这半部《感应经》也不简单,那些文字通俗易懂却暗含深理,隐约间和《六如法》互相呼应,更奇怪的是,这看上去像是道家典籍,里面偏偏有因果、轮回之类的描述。

  “小⽟,你有空吗?”谢景闲在门口咳嗽一声。

  “爹,有什么事吗?”谢小⽟合起《感应经》,起⾝开门将谢景闲请进房。

  “我刚才和你哥哥姐姐们商量一下,觉得天宝州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,所以将来大劫结束后,我们想…就在这里住下。”谢景闲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。

  “天宝州确实不错,不过这里的瘴毒太厉害。”谢小⽟并不难猜到自己家人的想法,这也是他乐意看到的结果。

  “你不是说有办法解决吗?”谢景闲一脸期待。

  谢小⽟微微一愣,紧接着就明⽩为什么自己家人会有这样的念头。

  当初谢小⽟、几位大巫和洪伦海一起研究有什么办法能利用煞气修练,煞气也是灵气的一种,理论上应该可行,可能是他无意间提到此事,家人才记在心头。

  “现在还没找到办法,以后或许做得到。”谢小⽟不得不采用拖字诀,因为没办法打包票。

  “也就是说你不反对?”谢景闲来这里,原本就是为了得到谢小⽟的支持,至于能不能做到他并不关心,反正万里外有一片群岛,各派既然将那里当作临时落脚点,可见那里没什么瘴毒,这点距离来去也方便。

  谢小⽟正想答应,突然转头看着窗外,窗户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卢老板的店铺。

  此刻已经是打烊的时间,其他铺子都在上门板,卢老板却拿着一枝秃笔在写东西,他写的全都是书名,正是刚才卖出去那些功法秘笈的名称。

  谢小⽟立刻明⽩了,卢老板肯定是要补⾜卖掉的功法。

  “爹,我现在有事要出去一趟,将来的事将来再说,反正离大劫结束还早着呢!”谢小⽟向谢景闲说道。

  第二十六集  m.UsuXs.COM
上章 梦幻泡影 下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