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别忘了送钱过来
赵大郞吃完饭, 过来找晏道书, 来到屋门口, 正好听到三皇子的声音。
赵大郞面⾊犹豫,停下了脚步。
跟过来的几个孩子, 晏二郞出声说道:“怎么不进去?”
赵大郞低声说道:“要不我还是离开吧?”
如今晏道书蔵⾝在这里,一定是不想被人发现。而左相将他送到晏道书的⾝边,赵大郞也不知道左相这么做,是不是为了让他监视晏道书与其他两位皇子。
赵大郞心里不安。他不想出卖晏道书,可是也不想违背左相的意思。
晏大郞拉着赵大郞的⾐袖,对他说道:“阿耶让你留下, 你就好好留下吧!阿耶会养你的!别怕!”
晏三郞忽然问道:“赵大郞, 你阿耶是不是不要你了?”
晏二郞伸手拍了一下晏三郞的肩头, 头摇说道:“别胡说!赵大郞这么好, 他阿耶怎么会不要他呢!”
晏三郞说道:“可是怎么没有看到左相?”
晏大郞告诉晏三郞:“左相太忙了, 没空照顾赵大郞, 所以就把赵大郞送过来, 让我们来照顾赵大郞。以前阿耶忙的时候, 也会把我们送到赵大郞⾝边,让赵大郞来照顾我们。”
晏三郞听明⽩了,他点头说道:“赵大郞, 你别难过。等你阿耶忙完了,就会来接你了!”
赵大郞:…
赵大郞一脸复杂。
此时, 屋门打开了。
晏道书看向他们, 对他们说道:“进来吧!”
赵大郞走进来, 发现三皇子捂住了脸。
看到赵大郞他们进来,三皇子脸⾊难看,目光凶狠地瞪了眼大皇子,转⾝背对着他们。
赵大郞面⾊犹豫,他低声说道:“赵某、赵某不会将你们的事情告诉任何人。赵某可以对天发誓!”
晏道书伸出手拍了拍赵大郞的肩头,笑着说道:“你就放心留下来吧!不必想太多。时候到了,左相会派人来接你的。”
赵大郞点头,他问道:“这是哪?”
晏道书告诉赵大郞:“滁州的洛

县,左相奉命来到这里赈灾,前两⽇离开了。”
阿鸿忽然从外面走进来,告诉晏道书:“郞主,明府派人来请你。”
晏道书对赵大郞说道:“我出去一趟。”
晏道书出门见县令。
⾼县令看到晏道书来了,让晏道书进屋,他拿出一个木箱子,递给晏道书,笑着说道:“美郞,你看看!”
晏道书打开了箱子,看到⽩花花的银子,他笑着问道:“这是左相留下来的?”
⾼县令点头,⾼兴地告诉晏道书:“本官替你数过了。一共是三百六十两银子!左相多给了一两四钱银子!”
晏道书笑着头摇,收下箱子。
这多出来的一两四钱,是给赵大郞

的伙食费。
⾼县令问道:“美郞有何打算?”
晏道书头摇:“没有打算。”
⾼县令告诉晏道书:“左相说了,这次回京,他会在陛下面前提起你的功劳。还有,你若是有意,可以到左相府为左相做事!”
“我想买些永业田,多种果树。如此一来,也能抗洪。”箱子太沉了,晏道书将箱子放下来。
⾼县令夸赞道:“如此想法,本官一定支持!本官这就让主簿过来,帮你查查看,还有哪些永业田可以给你用!”
晏道书点头:“多谢明府!今年洪涝,让城外几个村庄的百姓受了灾。今年只怕他们没收⼊了。”
⾼县令叹了口气,他说道:“虽说左相会让陛下减免洛

县的赋税,但是城外的村民,这两年的确不好过。本官这两⽇也在发愁,该如何帮助他们。”
晏道书说道:“明府可以多卖一些永业田给我,到时候我请这些村民种植果树。果树种植出来,不单能抗洪,还能成为洛

县的特产!这件事对诸位都有好处。我若是能赚到钱,必定会

税。如此一来,增加了洛

县的财政收⼊。并且,我可以为洛

县的村民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,让他们长期有收⼊,尽快脫贫!过上好⽇子!”
听了晏道书的话,⾼县令心情

动,他拍手叫好:“妙哉!本官这就让主簿去查清楚城外有多少永业田!到时候以最低价卖给你!”
晏道书笑着点头。
⾼县令充満了⼲劲,他马上跑去找主簿,让主簿查清楚洛

县还有多少无主的永业田,然后将这些永业田卖给晏道书。大力支持晏道书发展事业。
晏道书心情很好,拿着钱回到家里,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众人。
几个孩子特别⾼兴。晏二郞开心地问道:“阿耶,⽇后是不是有好多果吃!”
晏道书笑着颔首:“嗯!到时候有吃不完的果!过几⽇,等果树苗到了,阿耶带你们去种果树!”
三皇子的儿子听到这话,立马出声说道:“二伯⽗,能不能也带上我?我也想种树…”
三皇子斜了眼他儿子,语气冷淡地说道:“种树有什么出息!有这功夫,不如好好读书!”
大皇子语气淡淡地言道:“有些人读了这么多年书,也没见有什么出息。范儿,过几⽇阿耶带你去种树。”
三皇子的女儿⾼兴地点头:“好!”
三皇子:…
三皇子瞪了眼大皇子。
赵大郞也没有种果树,他望着晏道书,一脸望渴的模样。
晏道书笑着对赵大郞说道:“也带上你!”
赵大郞⾼兴地笑了。
⾼县令每⽇都会派人来请晏道书,与晏道书开会商谈事情。
“美郞,本官已经将消息传出去了。这几⽇,有不少村民来登记报名,帮你种植果树。”
晏道书笑着点头:“嗯。多谢明府。我想亲自跟诸位说些话。”
“没问题!本官这就传消息到各个村子,让村民们进城,听你讲话!”⾼县令立马派捕役去各个村子通知村民们。
村民们听说老板要开会,立马跑到城里,众人站在城楼下面,等着晏道书。
晏道书与⾼县令来到了城楼上,他大声说道:“诸位!我耳东陈,即将要发展果业。感谢诸位愿意帮忙!作为劳动者,我知道你们最在意的是工钱。不知道明府有没有告诉诸位,我给诸位开的工钱是多少?”
下面的村民纷纷头摇。
晏道书说道:“每位参与工作的人,每⽇的工钱是二十个铜板!每月,会选出十名优秀劳动者!奖励油、盐、糖、⾁等物品!只要诸位好好⼲活,逢年过节,会给诸位发礼品!绝不会亏待诸位!”
众人听了这番话,心情喜悦。
有人问道:“何时开工?”
晏道书回答道:“明⽇诸位便可以开工⼲活!先翻耕田地,等果苗一到,便可以种植果树!请每村派一个代表,与我到衙门谈话!签订雇佣契约!若是诸位在工作当中,发生意外,受了伤。我愿意承包医药费!”
村民们心情

动,恨不得立马为晏道书⼲活。
几个村庄的里正,来到了城楼上面,将村里报名打工的人数,告诉了晏道书。
一个村有上百户人家,九个村子,除去老弱,至少有上千人愿意种植果树。
主簿不噤有些担忧,他低声对县令说道:“明府,洛

县这些村民都去种植果树了,将来谁来种稻?”
县令淡定地说道:“此事,本官会上疏告诉陛下。今后洛

县将一直种果树,种出来的果,将供应到国全各地!”
⾼县令现在充満了⼲劲,他觉得只要他将洛

县发展起来,三年之內,必定能升官!
左相离开洛

县的时候,多次夸赞⾼县令勤恳能⼲,只要一直为民办事,百姓生活过得好,⾼县令很快就能升官!
左相虽然离开了,但是工部尚书还留在洛

县,正在洛⽔边修河坝。
用了半个月的时间,终于将河坝修好了,工部尚书回到洛

县。发现城外聚集了很多百姓。他心里惊讶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
看到晏道书站在城楼上,工部尚书觉得晏道书在搞事。
派人去跟村民们打听,得知晏道书要在洛

县大力发展果业,工部尚书心情复杂。
难道,陛下除了派废太子到地方监察之外,还让废太子下乡扶贫?
注意到工部尚书回来了,晏道书停止了讲话,他转头对几位里正说道:“几位里正若是签好了雇佣契约,就带村民们回去吧!明⽇诸位准备好农具,先去翻地。”
九个里正点头,他们下了城楼,带村民们离开。
晏道书与县令下楼,他们站在城门口。
工部尚书下车走过去。
晏道书笑着问道:“河坝修好了?”
工部尚书点头,他告诉晏道书:“明⽇石某便启程离开。”
晏道书伸手拉住工部尚书的手,对他说道:“真舍不得工部尚书!”
工部尚书的眼角微微菗搐。他神⾊不自然地说道:“石某也舍不得⾜下。”
⾼县令惊讶地看着他们,不明⽩他们何时关系变得这么好。⽔退了之后,工部尚书就带人去修河坝了。这些天都没有回京与晏道书见面。
晏道书轻轻地拍了拍工部尚书的手:“回去之后,别忘了送钱过来。”
工部尚书:…
“石某不会忘记的…”
⾼县令好奇地问道:“送什么钱?”
晏道书告诉⾼县令:“这位工部尚书是个大好人!他要送钱给我!”
⾼县令诧异,重新打量着工部尚书。那眼神好像在说:能不能也送点钱给我。
工部尚书:…
工部尚书出声说道:“忙着这么多天,石某累了,想先回去早些休息。”
⾼县令马上带工部尚书回衙门休息。
M.UsUXs.COM